河道護坡的原理:在邊坡防護工程應用中,將生態袋內裝滿土碼砌到高陡邊坡的外層,生態袋與生態袋之間用連接扣固定連接。生態袋墻砌好后帶草種的生態袋澆水后種子會發芽長出,也可往上面種植各種綠色植物,植物根系會加強生態袋緊密度和連接強度,形成以植被護坡為主的生態袋柔性邊坡。
河道護坡壘砌生態袋的八步做法:
1.準備工具:施工相應的安全保護、鐵鍬、卷尺、夯實機、手推車/獨輪車、施工線、抬袋工具等。可根據實際需要配備相應的機械。
2. 清理場地:結構基礎一般應進行開挖,開挖出的基槽用于保護整個結構的坡角,開挖寬度應略大于設計基槽的寬度,放入小碎石,基礎必須夯實,以減少墻體沉降,表面用混凝土澆筑,從而 有利于整個結構的穩定。
3.分析坡體:坡面應基本平整,當坡面的匯水區域較大時,應在墻體后面設置排水設施;而坡面的匯水區域較小時,可以不設置排水設施,因為墻面是可滲透性的,墻面的滲透性可減少靜水壓 力,同時滲透入袋體的水分可以維持茂盛的植被。
4.裝封生態袋:一般應在施工現場去裝填生態袋,以節約運輸費。同時基礎和坡體處理產生的土體或碎石可用于填充生態袋。袋內的填充物取決于實際需要,一般來說適于裝袋的填充物包括:土壤、碎石、有利于植物生長的肥料或上述材料的混合物。一般的封袋方法有:工業用手提縫紉機、塑料扎扣等(建議用戶自己選擇)。
5.結構的安裝:基槽開挖并適度地整平后,可將生態袋按設計要求碼放作為基礎層(一般情況下,基礎層生態袋應裝填10mm-25mm碎石以利于整個結構的排水),碼放整齊后壓平生態袋。將生態袋配套的連接扣放在底層兩個生態袋之間,然后碼放上疊加層,通過踩踏或夯實疊加層生態袋來加強生態袋與連接扣的連接,從而有利于整體的穩定。
山東大鑫環保科技有限公司